2B和2C的产品没有区别

某程度上,做2B和2C的产品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很多时候对公司来说,只是盈利模式上的一种选择。

假设你们公司在某方面有突破的自然语义分析的技术,你们可以选择去开发一个“Siri”去接触终端用户,也可以把同样的技术打包成API或某种企业服务再卖给正在开发各式各样的“Siri”的第三方企业。可能由于市场风向的飘忽,你们公司做着做着“Siri”发现一直摸索不出盈利模式,为了趋吉避凶和提早养活员工,你们瞄向了企业市场。后端不变,前端转个急弯,换个面目又成一条活路,而且活的比预想中好很多。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苹果电脑在80年代时只想做企业市场取代IBM但现在却是消费者市场王者,Dropbox多年来在消费者和企业市场中摇摆不定自我消耗,Gmail脱下数年的消费者外衣摇身一变成为企业主打,Google Glass完全落败于消费者市场后在企业市场重拾点自信。

回到Siri的例子。你或许说,要开发Siri的技术和条件有很多,自然语义只是其中一个,不足以搭建一个完整的能面市的Siri。这种想法在如今蓬勃发展的企业市场或开发者市场里也越来越落伍了。如今各类产品的身上都插着数不清的api和各种第三方服务的输液管。你的产品若有一个特长,已然是建立一个新的商品的充分条件。

当然了当你拉近缩小从其他方面看,做Enterprise和Consumer是有各样不同 – 越靠近水面的部分(泛泛意义上的前端),差别越大。

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做后端的人不会太care做2B或2C。因为他们站在锚的这一端,而舞动得热烈的是那一端水面上的船。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