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对China Tech感兴趣,但对通过不同lenses所产生的对China Tech的看法尤为感兴趣。你总不能只沉浸在那些布满“融资/独角兽/AI/区块链”等词汇的微信公众号里。试着戴上不同的“有色眼镜”再去看中国科技圈,便会觉得奇妙无穷。譬如说,对于同一件科技事件,视角一可能会说中国科技日益强大已超越美国,视角二会说中国用户缺乏用户私隐的常识导致这公司有扩张可能性。
我发现有这些有趣的视角来看代中国的科技圈:
- 没有亚洲背景的左派白人视角。代表:Decode/Recode的Kara Swisher
- 有亚洲背景的白人视角。代表:Stratechery的Ben Thompson
- 土生土长的混在白人堆里的ABC的视角。代表:YC的Justin Kan
- 在美国求学但后来在中国发展的大佬的视角。代表:李开复/陆琪
- 在中国长大然后在美国求学或工作的中国人的视角。代表:硅谷中国程序员/中国留学生
- 在中国求学和工作的互联网圈从业员的视角(先锋型)。代表:汪滔
- 在中国求学和工作的互联网圈从业员的视角(土鳖型)。代表:雷军
- 在中国求学和工作的非互联网圈的视角。代表:我们爸妈
有时间再展开这些视角带来有哪些不同观点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