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Tianyu讨论到抖音的前身Musical.ly(抖音的“首屏即为播放视频”的范式是来自Musical.ly)。其中最为intriguing的是当他说到Musical.ly的负责人Alex Zhu在一场分享里提到的“本我”与“超我”。
很多内容类应用在一开始onboard用户是这样的:让用户去pick一些用户自己认为感兴趣的品类,譬如说化妆、时政、烹饪等等,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个性化”推荐。类似的应用例子有太多,譬如是Flipboard, Google +, Facebook Paper, Feedly, etc. 但Alex Zhu说这根本不work,因为这是“超我”在作祟,而“本我”在压抑,即使无人在场。

你以为你喜欢的并不是你真正喜欢的。算法比你更懂你。
这故事让我想起张小龙为什么抗拒在微信的启动画面植入广告,即使十有八九的应用的启动画面都被广告占领,即使这样本可以对微信增加丰厚的收入。
张说,想象一下你见到家人朋友同事,每次能聊天之前,他们的脸上总贴了一纸广告。